珠江是广州最为重要的城市景观,既是展示广州形象的窗口,也是市民夜间休闲活动的重要户外空间。
沿江东路大沙头码头至海印桥片区,地处珠江前航道黄金位置,也是珠江夜游的起点之一。但码头片区及东侧的林则徐纪念公园,在前航道沿线景观中略显“透明”,沿江碧道空间没有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亮化提升潜力较大。
– 沿江界面现状 –
城市尺度:沿江垂直界面缺乏照明
近人尺度:市民夜游光环境品质较差
(登船口,广场,公园,桥底空间功能照明不足)
▲沿江界面夜景实拍图
– 场地节点现状 –
场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由于灯光缺陷,夜间景观缺少空间层次,现有照明未充分体现其文化氛围。
▲场地节点夜景实拍图
– 总体规划 –
一条沿江界面,两条中轴,四片活动区域。
完善功能照明,提升垂直界面亮度,打造珠江沿线夜景的舒适空间。
▲照明规划平面图
– 详细设计 –
第一部分:提高沿江垂直界面亮度,打造统一连贯的沿江城市界面。
第二部分:强化港湾广场大道和林则徐爱国大道两条中轴线的夜间历史文化氛围营造。
第三部分:着重强调场景中特色景观元素的照明,凸显沿江东路区域的人文底蕴。
▲照明规划鸟瞰图
– 沿江界面 –
对整体沿江界面进行亮化提升,通过设计不同亮度的灯光来丰富城市夜景照明层次,以提供更舒适的空间视觉体验。

改造后效果
– 林则徐纪念园牌坊 –
利用洗墙灯和投光灯将牌坊洗亮,点亮中轴文化节点,强化林则徐爱国大道轴线上的文化氛围。

改造后效果
– 有容亭 –
增加重点照明,突出有容亭承载的文化厚重感。
优化功能照明,改善休憩空间的夜间舒适性。

改造后效果
– 港湾广场 –
运用灯光将廊架结构点亮,通过党群文化增加了港湾广场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市民提供更舒适宜人的活动空间。

改造后效果
– 法治格言长廊 –
利用壁灯和洗墙灯优化功能照明,打造法治格言长廊的舒适光环境,提升公共空间的夜间舒适性。

改造后效果
– 林则徐雕像 –
利用投光灯和灯带照亮林则徐雕像及其周围环境,烘托出夜间的历史文化氛围,提升文化节点的氛围体验。

改造后效果
– 林则徐公园亭子 –
利用壁灯和洗墙灯提升亭子的功能照明,结合绿植营造自然美的氛围感,提升场地的舒适性和夜间安全性。

改造后效果
来源:灯光帮 阿拉丁照明网
转载请注明:广州宏硕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 广州沿江东路亮化提升